首页 > 济东频道 > 镇街 > 正文

钢城区辛庄镇巧用智能大棚,让农民四季丰收、四季增收

2020-07-04 09:21:00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鲁网7月4日讯(记者 邵炳茹) 随着温室大棚、物联网、大数据等现代科技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农村的丰收已从过去的“秋收”变为“四季丰收”。今年以来,济南市钢城区辛庄镇紧紧抓住产业结构调整机遇,积极推广现代智能温室大棚发展,有效助力群众增收。

  种植新技术让西瓜长到“腰里”

  “奇怪奇怪,西瓜长到了腰里。”村民看似玩笑的俚语里充满了骄傲。在芦城村的葡萄种植大棚里,采用了T型种植的方法,中间的葡萄藤向上生长,两边种着圣女果、西瓜等作物,而奇怪的是一边的西瓜是吊起来生长的。

  “这是我们公司去寿光专门学习的新技术,T型种植的方式充分利用闲置空地,来年葡萄藤大了两边就不再种植水果了。我们把西瓜套在网兜里吊在架子上生长,这样既节约了土地,还方便了游客采摘,最重要的是这样种植的西瓜没有‘阴阳面’。”山东沃垠农林有限公司芦城基地负责人王国庆说。

  高标准大棚让“秋收”变为“四季丰收”

  除了有先进的种植技术,高标准温室大棚也是“一身本领”。高标准温室大棚是集水肥滴管、日常监测、智能控温等为一体的现代科技大棚,可对温室内的温度、湿度、光照度等环境参数进行精准调控,打破传统日光温室的发展瓶颈,提高产业产量。

  “这些温室大棚可以保证棚内一年四季瓜果飘香,我们的产品可以比传统种植的产品提前上市,还可以种植反季节蔬菜,配合我们先进的种植技术,不光可以实现绿色果蔬、高产高效的目标,更能提高收益。”王国庆说。4月份至今,高标准温室大棚已生产了近12000斤的甘蓝、黄瓜、圣女果等蔬菜,这短时高效的种植技术和温室大棚不光大大节省了人力物力,更富起了村民的口袋。

  吸纳剩余劳动力让村民口袋“四季增收”

  “自大棚建成以来我就一直在这里务工,每天可以赚60块钱。土地流转出去有一部分收入,现在每天务工还有一部分收入,比自己种地收入多太多了。”芦城村村民贺茂文说。

  目前,芦城村已经有14个高标准大棚建成并投入使用,在温室大棚的固定劳动力达40人,其他36个高标准智能温室大棚建成后,可安排剩余劳动力300余人,每年可安置近千人次,不光有效解决了剩余劳动力的问题,还大大增加了周边村民收入。

  近年来,辛庄镇坚持新发展理念,以科技为支撑,市场为导向,不断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下一步将以市级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示范区创建为引领,持续加大农业投入,积极打造全区现代农业示范点。”辛庄镇副镇长林卫俊说。

责任编辑:孟令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