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校长"张凤芝:下岗女工自主创业当校长

2016-03-14 11:44:00 来源:莱芜新闻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她是下岗女工,自己学了美发手艺再就业;她历经坎坷,开办美容美发培训学校,只为帮助更多下岗工人再就业;她不但免去困难学员的学费,还资助了众多贫困学生;她在教别人一技之长的同时,也传递了自己的爱心。她就是威海青春美容美发职业学校校长张凤芝,熟悉她的人,都说她是一位懂得付出却不求回报的人。2015年10月,张凤芝荣登“中国好人榜”。

   

  张凤芝为学员示范美容技巧。助学帮老 传递感恩和爱心

  除了减免学费,张凤芝坚持做公益已有十几年的时间。

  2002年8月,她听说草庙子镇一个叫小燕的女生因家庭贫困上不起大学,便和丈夫商量后决定资助小燕。接到2000元爱心款,身患癌症的小燕爸爸失声痛哭。从那一刻起,张凤芝便从未停止过资助他人,这么多年,她圆了不少贫困家庭孩子的大学梦。

  爱心一路播洒一路收获。张凤芝的行为影响了周围不少人,她的学生也加入到志愿者队伍中来。经济实力不够的学生,便利用自己的手艺为他人免费服务。

  家住前进社区立新巷的李宏珂老人已经90多岁,行动不便导致理发成了难事。在前进社区工作人员的联系下,张凤芝加入义工协会,成了李宏珂的专职理发师,定期为其洗头、理发。

  慢慢地,学生们也义务上门为行动不便的老人、福利院儿童、老年公寓的老人以及周边乡镇行动不便的老人理发,不少已经就业的学生到现在还在坚持免费为老人理发。

  微评:授人以鱼济贫困授人以渔助成才

  我们常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如果既授人以鱼,又授人以渔会怎样呢?中国好人张凤芝,就用她的一言一行完整诠释了“授人以鱼济贫困,授人以渔助成才”的善举。

  1999年,张凤芝下岗,她做过小买卖,学习过美容美发,在美容美发店打过工。无论命运怎样挑战,她从不向命运屈服低头,反而大胆地萌发了开办培训学校的念头,众人的质疑并没有成为她前行的拦路虎,反而激起了她的斗志。2001年8月26日,张凤芝的培训学校正式开班。凭着手艺好、人实在、守信用、人缘好、收费低,一步步发展,最终做大做强了自己的培训学校。

  办培训学校,张凤芝不仅是为了争口气,更是为了让那些与自己有同样失业经历的人学到手艺,谋到生路。她免费为失业职工、残疾人、困难家庭子女等弱势群体提供学习机会,并为2000多名弱势群体的学员免去学费,共为他们节省了近120万的费用。使多名学生学有有成,从此摆脱了贫困生活,走上了致富路。从失业到创业,张凤芝经历了坎坷和起伏,她懂得重建信心对一个人的重要性,“我希望尽我所能,为弱势群体加油打气,鼓励下岗失业人员创业。”

  张凤芝把“致富不忘国家,致富不忘社会”作为自己的座右铭,时刻想着贫苦人,授人以鱼济贫困的精神值得褒奖。她为多名濒临失学的孩子圆了大学梦,长期坚持义务上门为行动不便的老人、福利院儿童、老年公寓的老人以及周边乡镇行动不便的老人理发。爱心一路播洒一路收获,张凤芝的行为影响并带动了她的学生们,越来越多的人也逐渐加入到志愿者队伍中来。张凤芝这种为富且仁的善举是难能可贵的。

  张凤芝的“既授人以鱼,又授人以渔”成为“助人常态”,并乐此不疲,把一时一处的救急之帮,变成共同致富的牢固之助。

  助人行为,都可以丰富助人者自己内心情感的体验,也可以说是助人中的自助。我们在帮助别人的时候,不同程度地满足了个人表达的愿望,同时内心会体验一种喜悦和快乐;在帮助别人解除困惑、放松精神的时候,自己的精神境界会得到升华,心灵得到充实。助人自助的社会意义,在于它通过改变人的心灵进而改变社会风气。和谐的社会风气,会让我们体验健康、幸福的人生。

  张凤芝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弱势群众扬起了希望的风帆,诠释了一个女企业家的大公无私。笔者以为,善无论大小,爱无论多少,这种矢志不渝、传递正气的品德昭示,其实才是可学可效的闪耀亮色!

  应该说,好人365中的一个个好人,都是各地在公民道德建设中涌现出来的模范典型,这里不仅弘扬他们平凡而伟大的事迹,使之成为大众道德建设的旗帜,引领着社会的道德风尚,也让普通的读者从中感受到:原来做好人是需要从一点一滴起步,只有将一点一滴的好和德汇聚起来,才会真正形成我们社会美德的江河湖海。

责任编辑:孟令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