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济东频道 > 镇街 > 正文

凤城街道孟花园社区:不退、不缩,逆向前行强势打通“最后一公里”——“红立方”疫情防控纪实

2020-02-28 10:34:00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鲁网2月28日讯(记者 亓若琳 通讯员 邹晓晨 尚博通) 莱芜区凤城街道孟花园社区地处莱芜区政治经济核心区域,东至大桥路,西至花园路,南至鲁中东大街,北至汶源东大街,辖区面积1.8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2万人。

  2019年以来,社区严格按照“六位一体”治理模式,创新党建思路,精细化管理提档升级党建服务品牌,党建从1.0时代迈入2.0时代,全面打造“红色引领 立体服务 方寸之间”的红立方党建服务品牌,为广大党员群众提供教育、医疗、养老、金融等多方位的服务,将为民服务距离从“千米有约”缩短到“方寸之间”。按照“123∞”工作思路,一条时间轴贯穿全年,一手抓党员,一手联系群众,两手都硬,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组织生活严格执行,通过党建引领,触动思想,提升境界,坚定信念,发挥∞(无穷大)作用。2019年全年,党委学习中心组集体学习20余次,党员集体活动36次,在党建引领下组织形式多样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90余次,接待调研学习团队30余次。

  但不可否认的是,在打通“最后一公里”的过程漫长而不完整,孟花园老村的居民、新落户到孟花园社区的居民或者主动到社区办理各种业务的居民的信息掌握相对清晰,而新建社区、无人管理小区、户口不在孟花园社区的居民的信息掌握较少。如同人体四肢的神经末梢,胳膊的神经末梢打通了,双腿仍然是麻木状态。

  究其原因,一是社区范围大,沿街经营户多,在经济普查中,有800余家,店面开开关关如流水一般,而且地处陈毅中学、二实小、汶源学校等莱芜知名学校的学区房,培训机构众多流动人员多;二是学区房小区,租房人员较多,流动住户多;三是很多单位自建小区,在管理主体交接之后,成为名副其实的无人管理小区,对其中居民情况的摸底少之又少;四是社区管理范围大,工作人员少,日常仅忙于上级交办的各项业务和服务主动到社区寻求帮助的居民的各项事物就异常繁忙,对这些小区和店面的情况摸排就有些有心无力。

  新冠肺炎疫情来势汹汹,对于全国总体事业和人民来说是一场灾难,但对于社区打通“最后一公里”来说如同瞬间打通了处于麻木状态的双腿。

  初摸实底,排查重点人员。在疫情防控工作刚开始时,社区利用五天的时间,通过上门走访及电话问询的形式,对辖区内全部小区的居民的出行情况、家庭成员、房屋归属等情况进行了初步摸排。

  六级联动,党员包户到家。组织部下发“六级联动”工作以来,社区认真学习文件,积极筹划如何最大限度的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将辖区内3000余户群众家庭分给社区162名党员。在疫情防控期间,由党员联系各自的群众家庭,了解家庭成员的情况,并告知群众建立长期联系,有事情可以直接联系党员。

  实名登记,摸清准确实底。利用济南市开展的实名疫情登记的契机,社区招募了82名志愿者,在44个小区中,逐户宣传登记,居民的实名登记率快速上升。对于纠正网格员手中的底册,也有了事实依据。

  加大宣传,“业主微信群”全覆盖。“两测温  双报告”宣传期间,社区自制宣传卡片,同时附新建立的业主微信群,一夜之间38个生活小区全部建立属于社区和居民之间的微信群27个。在每个小区建的这个业主微信群,意义不仅在于本次疫情防控工作的宣传,更在于打通社区到居民的“最后一公里”,便于以后各小区居民与社区的亲密互动,社区更好的为居民服务。业主群启用的第一次用途,就是大家在群里报体温,增感情。期望通过一个微信群,将原本陌生的邻里关系拉得亲切,亲切的邻里关系变得温馨,也将社区变成每个小区的贴心管家。

  密集的工作紧靠社区工作者来说是不可能完成的,顺利招募到大量志愿者,得益于“千米有约”和“红立方”党建品牌创办以来社区为居民所办的实实在在的事,居民对于社区的信任;得益于在疫情防控期间社区迅速拉网式“围城”策略,为居民建起一道牢固城墙,不论刮风下雨,尽心尽力为居民守好一方净土,居民对于志愿服务行为的反馈;得益于社区及时公布采取的每一项措施,号召居民加入,社区与居民之间的良性互动。

  这次疫情,社区的“最后一公里”火速直通居民家中,经过社区、党员和志愿者的多次“叨扰”,社区与那些平时并不熟络的居民熟悉了起来,社区两委的电话写在每一个通知上,网格员的电话贴在了每一个楼栋上,党员的电话送到了每个人的家庭中,两委成员每天在每个小区检查点来回巡逻,有事找两委、有事找网格员、有事找党员,居民经过数次走访、电话问询和微信群的“碾压”,已经认识并熟悉了身边这个可以信任和依赖的“家”。“红立方”,真正实现了到边到角、方方正正,真正可以实现“红色引领、立体服务、方寸之间”。

责任编辑:孟令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