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手造•钢城”亮相第三届中国国际文化旅游博览会:传统产业焕发新生机 迸发新活力
造型独特的金玉良缘玉石摆件、流传百年的非遗针绣艺术、匠心独运的陶刻技艺……9月15日,在第三届中国国际文化旅游博览会、首届中华传统工艺大会上,济南市钢城区12家文旅企业(项目)参展,展品百余种,极具本土特色的文旅产品受到文博会众多客商的青睐。
“非遗”老手艺焕发新生机
各种彩线全凭十个手指往来如飞,通过挑、钩、拢、合等针法,将民间传统手艺与绘画、编艺、刺绣等技艺相结合用来编织,不一会,一个花样繁多、色彩斑斓的针绣手工艺品便初见雏形。不起眼的针线在靳氏针绣传承人董淑梅手中变成了一件件栩栩如生的艺术品。
靳氏针绣起源于清朝末年,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2016年被列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靳氏针绣是用木棍削的勾子一样的木针,通过手指钩线的技巧,将各种彩线合成想要的形状。由于此产品具有很强的实用和观赏价值,深受消费者喜爱。
与时俱进,是传统文化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手艺人”匠心与时代汇流的关键。怀着对针绣的满腔热情,董淑梅对靳氏针绣进行创新,比照热门电视剧、动漫人物形象,将传统工艺与时代发展相结合,制作出了众多技艺精湛、种类丰富的作品。通过不断学习吸收当代针绣文化技艺,开发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新作品,靳氏针绣的产品深受国内外市场青睐,产品供不应求。
同样吸引眼球的还有玉石摆件。山东金玉良缘玉石有限公司致力于发扬传统玉石文化,产品造型有“花好月圆”“三阳开泰”“富贵平安”等,寓意吉祥喜庆,兼具观赏性和收藏价值,吸引众多市民驻足欣赏。该公司雕刻技术精湛,从绘画、雕刻都是自己完成,所产玉石以上乘的产品质量、丰富的样式、精湛的加工技艺赢得好评。
“VR”让钢铁产业“活”起来
除了精美绝伦的手造产品等,展区中一大亮点就是“VR走进济南东强战略智造先导区”的设置。钢城区,以“钢”为名,以“钢”兴区,钢铁产业是现场观摩的“必选大餐”。在展区内通过VR,不用到现场就可以看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据济南市民马珺冉体验以后告诉记者:“体验感觉特别神奇,看到钢城的大景,感觉就是在山顶俯瞰整个钢城,还能点击切换不同的场景。尤其是看到炼钢的过程,真是身临其境一样,特别有意思。”
自钢城区参加文博会以来,钢城的特色产业一直是展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博会也为钢城区的企业吸引投资、提高市场竞争力,提供了高端交易平台。在本届文博会上,钢城区展厅以“山东手造•钢城”成果展示为主,展示了钢城的传统非遗文化、人文景观与特色产品,彰显了钢城特色,进一步扩大了钢城的对外影响力和传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