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网 > 莱芜频道 > 精彩专题 > 莱芜书画 > 新闻快讯 > 正文

花甲老人创建书画院 笔墨丹青绘就夕阳红

2018-10-13 15:24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烟雨京华鲁地栽,一襟晚照花甲开。笔墨丹青平生臆,白首朱心动地莱。”8月的京华堂书画院,绿意盎然、墨香四溢。面对记者的来访,院长许京贞热情高涨、侃侃而谈,饱满的精气神儿让人难以想到他已年过六旬。正如友人写给他的诗中所述,许老在退休后建立了莱芜第一家民间书画院,不仅为了丰富老人们的晚年生活,更是希望通过文化产业回报社会。

  鲁网莱芜10月13日讯(记者 亓晓雨)  “烟雨京华鲁地栽,一襟晚照花甲开。笔墨丹青平生臆,白首朱心动地莱。”8月的京华堂书画院,绿意盎然、墨香四溢。面对记者的来访,院长许京贞热情高涨、侃侃而谈,饱满的精气神儿让人难以想到他已年过六旬。正如友人写给他的诗中所述,许老在退休后建立了莱芜第一家民间书画院,不仅为了丰富老人们的晚年生活,更是希望通过文化产业回报社会。

  不图名利建平台 只为夕阳照花开

  “老夫今年65岁,退休前是鲁中矿的一线做了几十年工,身体底子硬实得很。”许京贞自我调侃道:“我文化程度不高,只是中专毕业,却衷情于附庸风雅,尤其对书画痴迷。”身边许多人不理解他的爱好,其中不乏反对和嘲笑。“他们说这个爱好不接地气还烧钱,让我放弃。但我这个人有股韧劲儿,对看准的东西永不言弃。”为此,他还写诗自勉:“学历才华自知薄,只为记录几十年。”

  凭着孜孜不倦的专研,许京贞的书画修为不断提升。“笔墨功夫不算大涨,但是眼力劲儿是练出来了。”他形成了一套对书画艺术的独到见解,经常受邀参加省市书画作品评析活动。

  2013年,许京贞退休,过上了颐养天年的日子。“时间一久,我就坐不住了,难道老年人就必须安静平稳的过日子?我不甘于平淡,想为社会发挥余热。”就这样,许京贞不顾家人的反对,拿出平生积蓄,打算创建莱芜首家民间。

  奔波解囊终圆梦 为谁辛苦为谁甜

  “我的初衷是把莱芜市的书画家团结起来,为他们搭建一个集切磋探讨、培训提高、名师指点、书画展览为一体的交流平台。”许京贞的想法得到了“墨友”们的肯定。“热爱书画的同道中人纷纷发声支持,其中不乏墨海名家。”

  计划开始后,许京贞四处奔波,自费为书画院找场地、办手续、买用品。几个月的奔波忙碌后,京华堂书画院成立,许京贞出任书画院院长。书画院正式成立之日,许京贞激动万分:“书画院是我的二次创业,也是我的老来得子。我会用余生来好好经营这个投入了全部心血的平台。”

  “台子搭起来,大戏马上唱起来。”在许京贞的串联下,京华堂多次参与各项公益活动,并获得莱芜市领导的称赞。同事,书画院定期开展联谊活动,吸引了越来越多人的加入。“其中有艺术爱好者,也有希望丰富老年生活的长者。文化惠民,我们一定要把书画院越办越好,为莱芜市乡村全面振兴鼓劲加油。”

  文化金融跨界组合 花开四海产业报国

  除了在书画评析方面有一定的造诣外,许京贞还在文化金融领域进行了一些积极有意义的探索。众所周知,目前艺术品交易、艺术品交易方式的创新已经进入了很多人的视野,在莱芜地区如何进一步推动艺术品交易的发展,推动艺术品向精细化、品牌化发展,推动艺术品投资向众筹化发展,推动艺术品产品数字化发展,许京贞带领的京华堂书画院从成立之初就做了很多有益的尝试。京华堂书画院搭建起基于大数据管理理念的艺术金融体系,为满足当前客户多元化需求构筑稳健的品牌基石。

  同时莱芜京华堂书画院在交流书画艺术、弘扬传统文化、搭建艺术与金融的桥梁等方面充分发挥协会作用,紧密团结莱城书画艺术家,不断提升广大书画爱好者的文化素质和艺术创作水平,坚持用画笔抒写,用色彩抒情。在抓好书画人才培养工作的同时,强化对外联系,积极开展艺术交流、互访、联展等活动。许京贞和他的京华堂书画院正在用书画艺术讲好莱城故事,用手中的画笔描绘出"红瓦绿树、碧海蓝天"魅力莱芜新篇章。


初审编辑:亓晓雨
分享到:
./W020181013556469614539.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