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路“追风者”谷道江:平凡生活里的“大梦想”

2018-11-28 14:16:00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鲁网莱芜11月28日讯(记者 张晴 实习记者 焦海旭)没有声名显赫的地位,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他只是一名普通的环卫工人。然而,就是这样一位普通的环卫工人在从事着普通甚至部分人认为不起眼的工作时,却以超群的品格、辛勤的劳动、默默的付出赢得了领导和同事们的赞许。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留下了闪光的足迹。他,用五尺扫把在大街上谱写了一曲以艰苦的劳作和辛勤的汗水给市民群众创造一整洁舒适环境的爱岗敬业、无私奉献者之歌。他就是莱芜市环卫工人谷道江。

  用汗水换来清洁 爱岗敬业作表率

  2011年,正值58岁的谷道江加入环卫这一特殊的行业,从此,便与街道清扫、垃圾收运结下了不解之缘。 谷道江刚在街上干清扫保洁时,亲朋好友不赞同,劝说:“干什么不好,偏去扫大街。”但他却很高兴,对自己能当上环卫工人很欣慰。在以后实际工作中,他才亲身体会到清扫工作的艰辛和其中的酸甜苦辣,每天早出晚归,风雨无阻,有时还不被市民群众理解,受一些不明不白的委屈,是单位领导、同事及时地关心、帮助、支持他,以环卫工人的杰出劳模时传祥的先进事迹感染他,用“宁愿一人脏,换来万人洁”的行业精神教育他,使对自己的工作有了清楚的认识,环卫工作虽然脏苦累,却与群众身体健康息息相关,是城市中必不可少的工作,任何工作都需要人去干,只是分工不同,“七十二行,行行出状元”。谷道江曾说过:环卫清扫工作已成为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既然选择了这一份工作,就应干一行、爱一行,尽力把工作干好。

  最初参加环卫清扫工作时,谷道江就选择了基础条件比较差、作业任务重的、处于城乡结合部的城区主干道路清扫保洁工作,每天清扫道路面积几千平方米。为了保质保量地完成工作任务,每天凌晨4点钟起床,一天作业下来,经常使他累得满头大汗、腰酸脚痛。他吃苦耐劳、踏实肯干,对工作认真负责,受到了单位领导的重视、群众的信任。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谷道江工作在清扫作业、管理一线,早晨第一个到岗,傍晚最后一个离岗,为了使所管理路段的环境卫生保持整洁、干净,坚持全天巡回检查,一天来回3至4趟。自从他从事清扫工作近8年来,单位哪条路段最需要他,他就出现在哪条最需的路段上,对工作任劳任怨,从不计较报酬。工作闲暇之余,谷道江会拿出笔纸,坐在自己“专属”的小皮椅上开始诗歌创作,在这个破旧的椅子上,承载着一位老人的梦想。

  生活环境艰苦 创作诗歌成情感寄托

  出生于50年代的谷道江,从小家庭环境就有些复杂:母亲身体不好,而且精神上还有病,在他九岁那年父亲又卧病在床,家庭的重担就落到谷道江身上。责任和压力全都抗在十几岁的少年肩上,又无法与人诉说,每当有烦心事时,谷道江就会阅读历史类书籍或是小说。久而久之,他把记在脑子里的诗词歌赋、名人名句转变成自己的一种特长了——写诗,用诗歌去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渐渐地写诗成了他的情感寄托。

  “我的诗都源自生活,想到什么写什么,虽然没有受过专业的指导学习,但这么多年自己摸索,也懂了一些“技巧”,从来没有丝毫的抄袭”,谷道江说。家人的不解,生活的艰苦,并没有磨灭他对诗歌的创作热情。反而,利用工作之余创作出更美的诗歌。

  把儿时梦融入歌声里 见证时代变迁

  说起自己的亲人时,谷道江的脸上有种自豪感和庄重感,小时候的谷道江见过舅舅穿军装的样子,从那时起他的梦想便是渴望成为一名军人。事不遂人愿,为了照顾年迈多病的双亲,谷道江没能圆梦。

  儿时梦想未能实现,但谷道江对家乡和祖国的热爱之心却丝毫没有减少:“昔日土来今日扬,新建莱芜似苏杭,万年宝库地下藏,漫山遍野是工厂”,这是他三十年前针对莱芜变化写成的诗,两年后,他又给这首诗填上了两句“高楼大厦顶天立,机车游人满道行”,他一辈子都生长在莱芜,对莱芜有着一份特殊的情感,是真正见证莱芜四十年变化的一代人。

  诗词写过了,他又开始尝试着写歌词,并先后独立完成了《歌唱莱芜好地方》和《伟大祖国母亲》两首歌词的创作,字里行间突出了他对家乡以及祖国母亲的赤子之心。为了找人谱曲,他自己到学校里找音乐老师一点点请教,一个年过半百的老人家,凭着坚强的毅力让两首歌曲从写词、谱曲,到最后成型。

  说到这里,谷道江有些兴奋,主动要求唱几句:“是甜是蜜,最亲的是娘……祖国母亲就是中华儿女的亲娘,不管儿女身在何方,心里永远记挂我的娘。”老人的圆润洪亮声音唱出多年的“情绪”,深邃的眼睛里藏着故事,在唱到动情处时有些微微泛红。

  斗转星移,春华秋实。辛勤的汗水浇灌了丰硕的果实,艰苦的劳作赢得到社会的理解和尊重。谷道江,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位普通环卫工人的崇高美德;用他的歌声见证了改革开放四十年来莱芜市的变迁……

责任编辑:孟令海